2023年9月18日,《临沂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清风护“商”行——临沂市纪委监委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综述》。
临沂,满城皆“商”,货行天下。
曾经“四塞之固,舟车不通”的沂蒙老区,今天已拥有125处专业批发市场、39家专业物流园区,不仅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市场集群,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在这个民营经济占据主体地位的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经济聚势提升的一道“必答题”,正督促各方作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孟良崮战役”来打,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动提升。市纪委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着力点,持续深入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监督执纪“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交出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企业评部门 暖心解难题
“我们公司产生的污水需要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可是厂里不给解决管网问题”“有好几个部门来公司检查同一件事,重复检查太麻烦”“我们企业有问题要整改,可给的时限太急,短时间做不到”……今年以来,连续3轮“企业评部门”活动的开展,让全市1万多家随机抽取的企业,将自身遇到的问题反映到了市纪委监委。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如何在第一时间听到企业的声音?市纪委监委的回答是:建立“纪企直通”机制。“企业评部门”就是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的活动之一。每轮活动随机抽取规模以上企业600家、中小微企业2400多家作为样本点,发放调查问卷,让他们对承担优化营商环境职责的部门开展无记名书面评议。
“很多企业因为各种顾虑,一开始不想参与、不敢投票。我们严格为反映人保密,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公示,‘督促+公开’促进落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逐步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树昌说,现在参与评议的企业从最初的千余家,上升到了万多家,反映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
临沂市场主体居全省第三位,中小微企业约占75%,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切。维护好他们的利益,对于保持临沂经济发展活力、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至关重要。为了聆听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市纪委监委要求,中小微企业在“企业评部门”中占比不低于80%,充分赋予了中小微企业“话语权”。
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各级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交办督办。今年4月的“企业评部门”中,有企业反映“平邑县仲村镇南环路路灯长时间不亮,影响周边企业”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经过走访调查核实后,督促仲村镇及县交警、公路等部门,不仅修缮了98盏路灯,还在道路上增设了反光标志等,有效提升了周边基础设施环境。这一行动,让包括丝源劳保手套厂等在内的37家企业直接受益,该厂总经理尹晓说,“‘企业评部门’活动,让企业又多了一条反映问题的渠道。这两年,企业发展的环境确实越变越好。”
如今,“企业评部门”活动已成为市委、市政府评价部门服务企业质效的重要指标体系,也成为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0104家企业参评,收到问题反映、意见建议804条,收集党员干部问题线索34条。
剑刃指执法 强力护秩序
2023年春节刚过,市纪委监委就查处了一系列违纪违法案件,引发全市上下震动:水利工程招投标领域,2月9日,时任临沂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调研员王西昌被立案留置;2月16日和5月6日,时任市水利局二级巡视员丰绍明及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剑中分别被采取留置措施;水利系统另有多人投案……
聚焦行政执法、招投标、“红顶”中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4个“小切口”,市纪委监委按照“一年面上整治,两年集中突破,三年全面规范”的工作思路,推动开展集中性、系统性整治,精准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其中,行政执法领域成为此次监督的重点。
调研先行。市纪委监委精准发现队伍作风、体制机制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督促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出台整治方案,监督推动13个市级执法队伍主管部门制定整治措施;另一方面,督促部门排查问题4000余条,制定整改措施9000余项。
严查开路。纪检监察机关在督促主责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主动出击、亮剑问责,一并纠治责任、纪律、作风问题。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成立监督问责专班和55个小分队,围绕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5个方面,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77件,立案132起,留置9人,直接移送9人,推动形成了重视营商环境、严抓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和有效震慑。
标本兼治。市纪委监委坚持“节点化”检查和“常态化”监督相结合,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随机到部分县区、部门进行突击检查,既深入发现问题,也帮助部门分析原因、厘清思路,推动集中整治行动有序展开。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继续紧盯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强化严查的势头、震慑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清除一批害群之马,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全市广大企业家投资兴业保驾护航。”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尚宏愿说。
夺旗打榜胜 营商环境好
“我们公司有1500多台货车,其中1200多台常年在外地搞运输。以前货车年审都得回临沂,或者把行驶证、营运证等原件寄回来审,既费时间还多花钱。”蒙阴县鑫华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建说:“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货车司机可以把证件照片发过来,由公司上传到网络系统审核,用时不过1分多钟。”仅这一项改革,临沂市就有24万余名货车司机从中受惠。
作为全国公路物流规模最大的地级城市,货车司机所反映的问题,既是一个庞大群体的需求,也关系到这座城市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这项服务措施的改进,得益于市纪委监委建立的“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闭环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定期梳理分析“12345·临沂首发”“企业评部门”等渠道收集的问题,以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剖析共性原因,督促推动部门举一反三,深化改革、优化治理。
一方面,市纪委监委实施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书记攻坚项目”,实施攻坚课题31个,督促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县区委书记聚焦问题、集中攻坚,压实“一把手”领导责任,推动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过得硬的创新经验,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另一方面,将临沂市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细化为120项监督清单,每半年开展一轮面上监督检查,随机抽查县区、部门责任落实情况,有效传导了压力、倒逼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市直多个部门“一把手”主动到市纪委监委沟通衔接,了解企业诉求,对接整治措施。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城管联企业,帮服促发展”活动,企业满意度由排名倒数到走在前列。
“良好的营商环境,背后是干部的担当作为、清正廉洁。”市监委委员杜广福说。市纪委监委将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与督促部门担当作为、党员干部作风整顿结合起来,每季度实施“夺旗打榜”,督促部门转作风、优服务,以党员作风之变促营商环境优化。临沂市纪委监委的“沂蒙清风”微信公众号上,定期通报市直部门单位作风整顿活动“夺旗打榜”情况,推动部门单位创先争优、打造服务品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临沂的营商环境持续好转。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临沂市排名全国第42位、全省第4位;在《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排名全国前50位、进入二线城市前30强;在省对市营商环境考核中,企业总体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位。(记者王珊珊 通讯员 孟翔 李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