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 正文

临沂高新区:扬清廉之风 绘振兴图景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12-04

今年以来,临沂高新区坚持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锚定“班子清廉、权力清明、村务清爽、民风清朗”总目标,打出“四个一”组合拳,全方位构建起惩防并重、标本兼治的清廉村居建设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绝的“廉动力”。

主动送、认真学,上好纪法教育“一堂课”

“听了‘身边人’的案例,我很有感触,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遵纪守法,坚决不做违纪者,不当‘案中人’。”在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组织的警示教育课结束后,马厂湖镇道沟村一名党员说道。

区纪检监察工委把纪法教育当成加强清廉村居建设的着力点,将纪法教育课堂搬到村居一线,常态化开展“送纪入村”活动,先后组织6名业务骨干到村居开展“面对面”纪法教育。围绕农村党员违纪违法案例,深入浅出讲条例、明纪律,打出“案例剖析+纪法讲解+现场警示”组合拳,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进一步深化对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截至目前,举办“送纪入村”活动12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4场,受众党员干部1200人次。

摸家底、建机制,算好清产核资“一本账”

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运营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精准排查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全面摸清家底算好账。同时,强化跟踪问效,建立“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出台《高新区村级债权债务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7项,做到用规程管事、制度管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长远发展。

“针对街道某村居沿街商铺占用集体土地、未缴纳费用问题,镇街党工委派出多名科级干部成立清理整治小组,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摸清了拖欠费用底数,清收拖欠资金18.6万,并规范了使用合同,解决了制约村居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支部书记干得更有底气了。”高新区罗西街道有关负责同志说道。

用好人、管好事,织好监督体系“一张网”

“以上收支单据事由清晰,用途合理,票据完整,经办人签字齐全,大小写金额相符,要尽快在‘惠居民’小程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针对10月份社区财务支出情况,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纪检委员正在逐一进行审核。

今年以来,高新区把村居社区作为纪检监察监督的前沿阵地,选优配齐68名村级纪检委员,进一步延伸监督“探头”,织密区镇村三级监督网络。一方面,推动村级事项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通过群众“看得懂、看得到、喜欢看”的方式及时公开,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阳光公开就跟进到哪里。另一方面,通过收集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发现问题线索等方式,加强对村干部纪律作风和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压缩乡村干部“任性用权”空间。目前,村级纪检委员监督发现问题85个、推动整改82个,收集社情民意223条,督促处理211条,村级监督神经末梢彻底激活。

严查处、深护航,用好执纪问责“一把剑”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直接推动者,也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个别村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迷了眼睛、埋了隐患。”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审查调查室工作人员说道。

高新区坚持把从严执纪问责作为抓好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手段,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充分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阳光村务公开平台、“有事找纪检”监督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坚决“亮剑”,通过提级办理、领导包案,迅速斩断伸向乡村振兴领域的“黑手”,护航打造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今年以来,共受理村级党员干部问题线索65件,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8起29人,占查处总人数的51.79%,其中给予党纪处分29人,打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高新区将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作风,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激发监督治理效能,推动清廉元素向各领域渗透、向全社会拓展,促使清廉建设‘软实力’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同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