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公开通报9起典型案例,通报要求要持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9起通报涉及惠农、土地征收、“三资”管理、扶贫等领域,侵吞挪用、强占掠夺、吃拿卡要等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坚决向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亮剑。当前,“微腐败”之所以禁而未绝,实际上是基层党员干部“微权力”观念和侥幸心理作祟,存在“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与己无关,“法不责微”“罚不责众”的侥幸麻痹思想。
“微腐败”绝不能够“微处理”。“微腐败”虽小,但任其发展,不予整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蚁穴溃堤”效应,最终酿成“大祸害”。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用制度优势来提升监督效能,让基层“微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加大监管力度,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专项治理,大力整治黑恶势力“保护伞”,坚决惩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无处藏身。
“微腐败”决不能有“微态度”。党员干部要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廉洁教育,使纪律规矩意识深入人心,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对待“微腐败”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思想上坚守廉洁自律底线,时刻以“纪律之尺丈量自身,用纪律思维指导行动”,摒除“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事”的惯性思维,自觉抵制“微腐败”行为。
“微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苍蝇虽小,关乎人心向背。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定程度上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微腐败”必须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常抓不懈,严惩不贷,对“微腐败”抓早抓小、露头就打,织密织牢基层党员干部“防腐网”。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深挖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源清流洁,本盛末荣。唯有拍掉群众身边的“苍蝇”“蚊子”,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