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沂蒙清风 > 勤廉楷模 > 正文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9-10-11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9月18日,郯城县公安局民警诸葛从运因参战荣立一等功喜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成为郯城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建国后参军人员。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1985年3月,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诸葛从运,坚守离敌阵地7米的哨位(猫耳洞)105天,并击毙敌军7名,因作战勇猛、英勇顽强,荣立个人一等功。

诸葛从运,1968年1月出生,1984年10月入伍,1989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入伍至今,已经过去35年。这个时间太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怕是铭心的记忆,也足以淡化、斑驳甚至湮没。但对诸葛从运来说,35年前的情景如在昨天,少年硬汉、生死情意、英勇气概,还有慈母手中的那一盏灯火……往事历历,清晰可见。

让我们看一看英雄一路走来的步履。

“全能射手”被16岁的新兵拿下

1968年1月,诸葛从运出生在郯城县黄山镇(现属罗庄区)一个小村庄,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6岁那年,诸葛从运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看着带着5个孩子艰难度日的母亲和家庭的窘况,加上当时已经知道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事情,他果断放弃了读高中,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热血男儿,保家卫国!我要去当兵!

因为年龄太小,诸葛从运从镇上征兵点失望而回。怎么办?从小就有主见且倔强的他绝不轻言放弃。他来到了村支书家,坚决要求第二天跟随入选的准新兵一起到县人武部。

“说不定还有机会呢?怕村支书把我撂了,我赖在他家睡了一夜,他只好带着我去了人武部。说来也巧,俺村初验上的那两个人因为检验不合格在县里被刷下来了。我一听这不就有名额了吗,村支书也赶紧帮我回去开个年龄证明,就这样,我去了部队。”回想起来当年入伍的经历,诸葛从运笑了,“年龄作弊了,幸亏当时个子长起来了。”

1984年10月,年仅16岁的诸葛从运成为了新兵连年纪最小的一名解放军战士。从进连那天开始,他就晚睡早起,手脚勤快。洒扫庭院,抢着活干。

“就一个念头,来当兵了就得干好,不能当个孬兵。”

军事训练上更是咬牙冲在前。三发子弹打出了28环,大红花挂在诸葛从运胸前,少年的心志更加强韧起来。

三个月后,全连的“全能射手”称号被这个一脸稚气的娃娃兵一举拿下。那么大强度的新兵训练,尚未成年的诸葛从运是怎么坚持下来并且一举夺魁的呢?

“我必须不怕苦不怕累,尤其在射击训练上。”诸葛从运一句话说得云淡风轻。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诸葛从运)

战前集训,全连就他一个“全天候”

1984年4月28日,老山战役正式打响。

1985年3月,诸葛从运所在连队接到了开赴南疆的命令。上战场前夕,部队允许战士通知亲属来部队“见一见”。

全连108人,有106位战士和亲人见了面,除了诸葛从运和连长孙喜发。尽管年纪小,可这个小小少年却有着成人的成熟思考和由此带来的硬心肠。

“父亲不在了,母亲一直身体不好。如果她知道我去了前线,会一直担心,见了反而更难受。”诸葛从运的眼圈红了,“其实很难过,我想见,可我不能见。我不想让她看见我剃了光头的样子。她会受不了。”

纠结和矛盾,加上看见战友们和亲属相拥流泪,诸葛从运难受到了极点,只能躲起来。

“假如你牺牲了,你会后悔没和妈妈见上一面吗?”

“不后悔,如果我活着回来,就只当我没去过战场;万一牺牲了,即使见了一面,她的痛苦也不会减轻。”

1985年3月17日,诸葛从运坐上闷罐车一路南下,7天8夜,来到了那片弥漫着血与火的南疆红壤。

即将上阵杀敌的新兵,没有充足的时间再像往常那样进行中规中矩的训练,只能进行高强度的战前训练。诸葛从运在战前训练中相当刻苦,他的射击、掷弹、拼刺、负重行军等军事素质都非常突出,而这些成为了他之后荣立“一等功”的基础。

4个月的战前训练,要强的诸葛从运扛着10公斤的机枪硬是一天没歇,成为全连唯一一个“全天候”。

“再苦再累我没有掉一滴泪,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决不能给家乡丢脸!”就是这股劲,支撑着少年诸葛从运把全副武装十公里、五公里越野冠军的荣誉一并收获。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战前合影,前排左一是诸葛从运)

走过百米生死线,在猫耳洞守着战友遗体一夜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30多年过去了,上战场时的誓言,诸葛从运还能脱口而出。

8月9日,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写下“遗言”、立下“血书”,腰间别上“光荣弹”,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毅然冲上了布满地雷、竹尖陷阱的前线。

首先迎接他的是“百米生死线”。

经过的越军控制地段在半山腰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我工兵先前扫出一道不足半米宽的小路,就是我方战士的安全通道,稍有不慎,一脚踩偏,腿脚就炸没了。

“我们一班的莱阳战友王建军,就牺牲在这条道上。巨野的战友张建业刚上阵地3天也牺牲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回忆起战友,诸葛从运的眼泪一下子控制不住了。

1984年开始的两山轮战期间,广西、云南中越边境防御阵地大多采用猫耳洞工事,战士们在防御越军炮火时都要在猫耳洞里。

诸葛从运在三连一排一班一组一号哨位的猫耳洞,战场的最前沿。

前线的第一个夜晚,是守着战友的遗体度过的。

“根本不害怕了,只有心痛,愤怒,其他的什么也不考虑。”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休整后重返战场在不是最前沿的猫耳洞前的诸葛从运)

在狭小的洞内生活,人站不直、躺不开、睡不香、坐不安,大小便都在洞内。防炮火为主的猫耳洞,闷热潮湿,几乎都是45度多的高温,洞里面到处湿漉漉的,不但人无法忍受,连衣服食品很快就会霉烂了。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图自诸葛从运的纪念册)

“上阵地时穿的衣服鞋子,一个多星期就全烂了,我后来就一直赤着脚。很多人身上长了疥疮,尤其是烂裆普遍严重。战士们就光穿着裤衩,有的裤头和血肉粘连在一起,十分难受,干脆就光屁股打仗,拼命打。”

洞内环境极其恶劣,蛇鼠蚊虫遍布,喝的水都充满了鼠尸的味儿。诸葛从运从那时学会了抽烟:“蛇怕烟味。”

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诸葛从运所在的英雄三连,顶住了敌人数十万发炮弹的轰炸,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疯狂进攻和偷袭。

7米,105天,“坚守英雄连”

一个连队,就是一道巍峨的长城;一个战士,就是一座屹立的山峰。

由班长李忠良、新兵诸葛从运和另一个战友三人值守的一号哨位,距离越军哨位只有7米远的距离,甚至喘息声都可听见。

9月23日那天,天快亮了,诸葛从运在洞口值守,班长刚把他替下去,敌人一个手榴弹就扔了进来。危急时刻,李忠良瞬时就抓起手榴弹向洞外扔去。诸葛从运和战友的生命保住了,可李忠良却被炸断了手臂。爆炸迸溅的碎石嵌满了诸葛从运满头满脸满身。

轻伤不下火线。“我们抓紧抢救班长,哪顾得疼,我自己咬牙把碎石子抠下来就完了。左胸前有一个没抠净,现在还在这里。”

直到去年,诸葛从运才在体检中知道,头皮里居然还有一个金属屑。医生问他,他想了很长时间才想起来。

敌人炮火很猛,猫耳洞里的两个人照料着几次昏迷的班长。三连控制的山头很快就被敌人占领了,信号断了,与后方失去联系。后方观察哨一看,判断阵地失守,认为三连一排全军覆没。没想到,勇猛的三连战士天亮后集中火力又把越军打了下去。在这次小战役中,诸葛从运和战友们一共打退了越军5次进攻。

本来说是半个月一轮防的,没想到,诸葛从运在这个狭小的猫耳洞里一共坚守了105天。

在三个多月的生死战斗中,他与战友们一道,先后打退敌人班、排、连规模的偷袭和进攻二百余次,击毙敌人200余人,其中诸葛从运一人击毙敌人7名,为全连完成任务做出了贡献。战后,三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诸葛从运也立了一等功。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诸葛从运在上图里)

完成了坚守任务,迎来了换防的日子。可下阵地刚一出洞子,两腿就不听使唤,直打哆嗦,站立不起来,无法行走。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头发长成这个样子)

“还是后方战友把我们抬下的阵地,那时候真不好看呀,光着头去的,回来头发长得多长,胡子拉碴,衣不蔽体,很多人都瘦变了样。”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带着一等功军功章的诸葛从运)

诸葛从运:距敌7米,坚守105天,毙敌7名

(这是被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的三连,在坚守阵地防御105天后撤下阵地时的情景)

他沉沉睡去,没看见母亲执灯时的泪水

1986年秋天,诸葛从运从南疆回来。

评功授奖,他成为全连唯一一个获得一等功的新兵,实现了“不能让老娘丢脸,要为郯城争光”的愿望。

“部队把一等功的喜报送到了县里,县里把这个消息送到了俺家里,没想到这个好消息把家人吓得不轻。”

新兵立了一等功?亲友邻居们把这个消息分析一番得出一个结论:非死即重伤,要不然哪能立一等功?

1987年,带着荣誉回乡的诸葛从运在郯城县大礼堂做了英雄事迹报告后才回家与亲人团聚。

流过重逢喜悦的泪水,吃了家乡香甜的饭菜,诸葛从运在老家的床上沉沉睡去。梦里,梦见了什么?他不知道,只是完全把自己放逐在了甜美的天堂。

很久很久的后来,大姐才告诉他,那个夜晚,母亲一夜未眠,守在小儿子的床前,端着煤油灯,流着泪把儿子的身体从头到脚摸了一遍。

“她还是不相信我没受伤……”说到这里,诸葛从运的眼泪又失控了。

天下爷娘疼小儿。还是本该撒娇的年纪,却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大任,母亲的心疼里也包裹着一份自豪。因为她的小儿子“没有丢母亲的脸”!

诸葛从运和战友们用生命释怀了人生豪壮,用热血诠释了保卫祖国南疆的铮铮誓言。他们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在祖国母亲召唤的时候,他们能够舍弃自己的一切而效命疆场,用热血表达他们对祖国母亲的忠贞。

橄榄绿变警蓝,他初心不改

1989年3月,诸葛从运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看着为郯城带来荣光的一等功臣,县里让他随便挑工作。可是他舍不得这身橄榄绿,就选择了公安工作。

第一站是在基层派出所,刚刚21岁的警察诸葛从运还是部队那个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作风。

“觉得自己半路出家干警察工作,就得好好干,尤其还是带着大荣誉来的,不能因为业务不精被人笑话。”要强的诸葛从运,做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

为了工作,他又重演了新兵连时的自己。新婚不久的他,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所长郑兰峰就批评他:“你还有家吗?怎么还不回家?”

孩子上学,他没接送过一次,“缺失了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在刑警第一线,诸葛从运参加多次的大要案侦破,抓获多名命案逃犯。年年被评为先进,多次被评为“十佳破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年轻警察的榜样。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那些战火硝烟、追逃命犯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低调的诸葛从运几乎没讲给人听过。要不是国家授予他这枚纪念章,大家还不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大英雄。经历了南疆硝烟战火,体会了生死之别,从一身橄榄绿到换上保民平安的警蓝,已是知天命的诸葛从运还是初心不改:看淡世事,奉献自己。(禚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