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沂蒙清风 > 勤廉楷模 > 正文

白发仍少年 热血著文章——追记内蒙古日报社原首席记者刘少华

来源:临沂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01-22

  刘少华(见图,袁永红摄),在内蒙古新闻界很有名,他曾是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甚至许多未曾谋面的人也熟知他,不是因为他的名声,而是因为他笔下流淌出的深情文字。

  他是记者,他执笔的牛玉儒先进事迹长篇通讯,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他是作家,他献给母亲的深情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入选《当代散文精品》;他是诗人,他创作的诗歌《牵手草原》被谱写成歌,传唱海内外……

  扎根一线的新闻记者

  2019年1月24日,刘少华因病去世,享年67岁。一时间,他逝世的消息在朋友圈传播开来,人们纷纷表达惋惜之情。

  有人说,刘少华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风华正茂、正值创作高峰期的中年人形象。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见到他,他总是激情澎湃。

  作为内蒙古日报社的首席记者,刘少华最看重的是他的作品。他说:“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还需要用汗水、泪水、情感甚至鲜血和生命来润色,爱到深处,方能文辞感人。”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那时候的刘少华,因为在上一年的采访过程中遭遇车祸,大腿骨打着钢板,但他还是毅然请缨,上了抗洪前线。他走泥泞、住帐篷、划小船,发回了《呼伦贝尔,我要选择对你说》系列报道。虽然吃尽苦头,他却说:“走到一线,对一名记者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你想采到800米井下最生动的新闻,必须走到800米井下,少一米都不行。”这是刘少华给年轻记者讲课时经常提及的。他三下800米井下写出的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被多部新闻作品集收录。

  很多记者说,刘少华总能找到新闻中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但刘少华自己知道,所谓的与众不同,可能只是因为他比别人走得更近、采得更深、写得更用情。

  满怀深情的草原诗人

  “轻轻地来,慢慢地走,握住草原温柔的手,那是一片纯洁的爱,那是一杯醉心的酒……”这是刘少华创作的《牵手草原》歌词,他以诗人的情怀,诉说着自己对生养他的草原的依依深情。

  刘少华的文章,有的洋洋洒洒数千字,读来却毫不费力。他是一位高产作家,人们惊异于他的才华,更惊叹于他的文章。可熟悉他的人知道,刘少华有着深厚的日常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

  刘少华的家中陈设简朴,办公室更是简陋,除了桌椅电脑,只有两个单人沙发,可办公桌上的资料、书籍却堆得很高。除了日常工作,最让他花费精力的,就是用文章抒发自己对家乡和草原文化的热爱。

  《草原是首母亲的歌》《金色的胡杨礼赞》《苍天般的阿拉善》《在绿色原野上采撷》等篇目,每一篇都令人感动。

  “一切吉祥都在草原降临,一切美好都在草原汇合,一切真情都在草原凝聚,一切希望都在草原闪烁……”2017年,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刘少华用一篇《赞歌献给内蒙古》,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

  坚守初心的北疆楷模

  每逢母亲节,朋友们总会收到刘少华的短信:“又是一年母亲节,向妈妈问好,祝愿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安康……”

  刘少华的代表作《丁香花开的时候》,是他2001年母亲节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纪实散文。他在文中描写了母亲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的谆谆教导,读来使人落泪。

  对于年轻人,刘少华是无私的。他长期活跃在校园里、新闻培训的讲台上,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生动讲述一些精品佳作的创作心得。他告诉年轻人,一名记者如果没有激情、没有热爱,笔下就无法流淌感情。没有感情的文章,就不会有读者,也会失去传播力。

  2019年9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追授刘少华“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刘少华生前的采访对象、同事、好友、亲属,从工作、生活等方面讲述了他的感人故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声声深情的讲述,反映了刘少华在工作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勇担使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个人。

  一位一生笔耕不辍的好记者走了,临行前,他还在《内蒙古日报》发表了一篇新闻记者如何践行“四力”的文章。他留给人们的是新闻人追求真理、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激荡在大草原上的嘹亮回声。(记者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