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可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谈到"家风"。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一个共识,即身、家、国、天下在本质上是同构的。治国从治家开始,治国用国法,齐家用家规。家规是古代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保留有优良家风的家族,都制定了约束力极强的家规,为家族制定了系统的道德规范,不但影响个人人生,还深刻影响古代国家政治。以家规为载体形成的家风是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印,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摄天下之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家风之兴与国家之盛之间缠绕着一根切不断的精神纽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最初始、最经常、最直接,家风这种无形力量的潜移默化,形成一个人的秉性、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好的家教家训,对人格养成和个人成长作用积极。当前社会显现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都或多或少地与社会转型期传统家风的流失有关系。如果家风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并形成足够约束,进而影响社会风气,这些危机就会有效减少。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写入“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有了党规的刚性约束,成了必须深学之、细照之、笃行之的规范。家庭是反腐败的重要土壤,好的家风引人向上,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能够守住纪律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不难发现,很多都与治家不严有关,其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以领导干部为中心构筑起来的家庭、亲情和人情圈子,有的是夫妻帮、有的是父子兵,更甚者是全家“总动员”,在“枕边风”、“膝下雨”的风吹雨打下,壁垒就被层层攻破。可见,良好家风是领导干部做人为官的“保险栓”。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社风的重要“窗口”,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所以,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党风社风民风好坏的大事。如果每一个党员家风正,则党风必正、政风必正、社风必正。
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是核心人物,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必须以身作则,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从而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言传身教的作用。只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从严治家、从细管家,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才能管好自己也管好家人。(丁进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