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先正己,树风先树家。倾己勤劳,才能以行道义;奉先思孝,方知以国为家。
——题记
“南湖湖水迎风荡,苍茫大地现光芒”。九十多年前,一把铁锤砸碎了旧中国的锁链,一把镰刀开辟了新中国的春天。那把镰刀,曾披荆斩棘,那把铁锤,曾砸镣碎铐,每寸国土每道江河,因他们的交叠而重现光明。岁月悠悠,风雨如磐,六十多年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和镰刀铁锤相遇,从此光明便在他的心中点燃,一点一点,一丝一丝的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若问我家的家风是什么?作为一名老党员,外公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什么?青年时期的老人说家风是无私奉献。
老人1919年出生,家境比较贫苦,青年时期便积极追随共产党,参加革命军队。1946年加入了解放军新兵大队,随后编入野战军任战斗突击组组长,在那些烽火连天的日子里,他不怕牺牲、他英勇顽强,他冲锋在前,他多次立功。1947年他身负重伤,子弹穿透了他的肺,他住进了医院,危在旦夕,然而他没有放弃,顽强的活了过来,他被部队评为二等一级残废荣誉军人,他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他全部的奉献。我想这就是他所说的家风是无私奉献的含义。
家风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老人说家风是坚守责任。
战争结束后部队转业,老人被分配到税务工作岗位,他积极学习税收专业知识,从不以功臣自居,开始为开创郯城税务工作而努力奋斗。自1951年开始,他先后在郯城县红花税务所、马头税务所、重坊税务所、港上税务所、褚墩税务所担任所长,可谓是围着他挚爱家乡郯城绕了一圈。那个时候,收税并不是像现在通过电话网络银行这样方便,农村税收工作者的工作可以用“挎包揣票,脚印山水收乡税”来形容,经济发展困难,税收工作更是困难,时任所长的老人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扎根基层的收税,由于常年风里来雨里去,老人在战争中的旧伤复发了,组织批准他去沂水疗养院治病,批准他三年的时间,然而九个月后病情刚有好转,他便申请回来继续工作,因为他放不下身上的职责,肩上的责任。老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家风的含义:坚守责任。
家风是什么?老年时期的老人说家风是一生清廉。
1980年的老人退休了,回家时他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只带回来一只小箱子,里面是一些他自己的书,到了家把书拿出来,他把那只小小的箱子又送了回去。单位办公室里的东西,他一针一线都没有往家里拿。 退休之后他才告诉家人,他在港上当所长时,周围亲戚比较多,所以他毅然申请调离去偏远的褚墩,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利用任何职权给亲戚朋友谋一点便利。在税务所所长的岗位上29年,他一生清廉,两袖清风。临走时领导送给他四个字:一尘不染。
“国税人”,在他看来,是一个高尚的岗位,它不仅需要有信念和责任,更需要有一份奉献和担当;“共产党员”,在他看来,是一种光荣的称谓,它不仅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选择,更需要有一种坚持到底的责任。他就是这样的一个质朴的老党员、老国税人,在工作的路上默默前行,让我家的家风熠熠闪光。
外公已去世多年,一身旧税服,一双老布鞋,一辆大轮自行车便是给我最深的印象了。对工作对事业,外公倾注了心血,对同事对纳税人,他充满了敬意和感情,对家人对朋友,他更是心胸宽广,坦坦荡荡。
对于优秀的人,我总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般的崇拜,因为他们震撼着我的内心,洗涤着我的灵魂。在我的心里,他就是最好的的共产党员,最好的国税人。他是我的偶像,我的榜样。从我也穿上和他一样的税服的那天起,我便更加珍惜与国税的这种特殊的缘分,像是从他手里接过了接力棒一样,我始终对工作认真而努力,每每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外公,想起他的英勇向前,想起他的无私奉献。
诗人艾青曾说过: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而我要说,为什么我的心里常常想起外公,因为他对税收事业爱得深沉。昨天,外公默默奉献,用汗和泪、用执着和坚韧、用赤胆和忠魂,铸造了国税事业辉煌的历史!今天,我豪情满怀,用澎湃的热血、用壮志和雄心描绘着国税事业崭新的画卷!
外公就像一个太阳,良好的家风一直在他身上闪光,我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像镰刀铁锤一样的坚强,像太阳一样的闪光,将这良好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作者:冯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