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年轻人普遍关心的是,父辈能给自己创造多好的条件?如果有一天,父母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能继承多少遗产和财富?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家的庇佑和长辈的爱护下成长,物质充裕,无忧无虑地生活,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会因生活的一点不顺就对父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有所怨言。可是,又是否想过,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从何而来呢?我们的先辈没有我们幸运,他们继承的遗产,只有一个满目疮痍的祖国,可他们,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与其去盘点祖产,不如回望过去,他们在拼搏和奋斗中传承下的良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大家都不陌生,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她带领沂蒙妇女搭起了一座通往胜利的“火线桥”,这段故事留给大家太多的感动,可是回望老人的一生,最让人震撼的并非这一段故事,而是老人的生活作风、精神风貌以及给儿女们立下的做人规矩和行事准则,就是我们所说的“家风”。
2017年4月19日,李桂芳因病离世,她的子女将其全部遗物捐赠给我们沂蒙红嫂纪念馆,我们也因此得以了解这个低调、朴素、谦和的一家,得以了解一位沂蒙红嫂的家风。记得捐赠当天,李桂芳的子女们留下捐赠物品后便要离开,出于尊重和感恩,我们挽留他们用餐,李桂芳的子女们几次拒绝,最终被我们诚意所动,共用午餐,餐席上,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要是知道我们在这里吃饭,我们又要受批评了。这不起眼的一句话,让我们开始想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想知道一个经历过战争的红嫂是如何经营一个家庭的。
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个家风淳厚的家庭。李桂芳老人和丈夫董文斌,都是离休的厅级干部,四个子女也都是国家干部,家庭应该是富足的,可直到两位老人先后离世,他们一直住在一栋70平方米的陈旧小楼里,摆设简朴整洁,家具陈旧斑驳。李桂芳的女儿讲,父母从没用过新家具,这些也都是子女替换下来的而已。她自责自己的不孝,可又喃喃自语,即使给他们换新的,他们也不会要的,他们都是节俭惯了的。
俭以养廉,李桂芳老人一生节俭持家,清廉为官,树立了“俭廉恕德”的家风。她和丈夫都是县级干部,可是夫妇俩的工资是到不了家里的,提前预支工资救济群众是家常便饭,好几个大年夜家里连点荤腥都没有。她女儿讲,也有送礼的,可人家都还没到家门,就被母亲给撵走了,唯独只有一次例外。70年代,李桂芳任莒南县统战部长,经常与少数民族的老百姓打交道,一位回民村的老阿訇十分敬重李桂芳,过年时来看望她,送给她一块牛肉和自己腌的黑咸菜,她执意不收,老阿訇最后竟急了眼,说如果不收,以后便不再支持统战工作。李桂芳最后只好只收下咸菜,让老阿訇把牛肉给带回了。不几天,一位被李桂芳策反的国民党军官,带了自己炒的一大包花生也来看望她,李桂芳自然还是不肯收,这位前国民党军官说,这是国共合作的花生,不收不行。李桂芳也只好收下,回送了老阿訇送的黑咸菜。又过了几天,女儿发现那包花生也不见了,原来是李桂芳又将花生送给了老阿訇。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李桂芳的子女们都说,那真是煞费苦心的一次收礼。
直到子女们参加工作,成了国家干部,有时候带礼品回家看望老人,李桂芳还总要不停追问礼品哪来的,是不是人家送的?子女们说是从超市买的,她还得问哪家超市,有没有小票证明……但是,李桂芳老人对自己的子女很满意,她常说,我对你们在政治上还是放心的。这就是李桂芳老人的言传身教,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子女们立起了一面自律的明镜,一个个廉洁的规矩...
2017年4月19日,这位倔强的老人终没有抵得住病魔侵袭,弥留之际,把子女们叫到跟前,用力叮嘱道,我死后,不要铺张,不要宣传,不要告诉组织,不要给领导添麻烦。女儿说,妈妈,您是组织上的人,我们总要和组织汇报一声啊。李桂芳微微睁开眼说,那就说吧,但是人家来了要请人家吃饭,你们要自己花钱,不能让组织承担。还有,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要一面党旗的,给我申请一面党旗吧……这是李桂芳老人对子女最后的叮嘱,“不给组织添麻烦,申请一面党旗”。
李桂芳老人走了,没有留给后人一本厚厚的存折,而是留下了一笔让后人无法忘怀、永远受用的精神财富,一笔无价的家风遗产。
家事牵国事,家风连政风。沂蒙精神已然成为那一代人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现在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我们沐浴着沂蒙精神的红色光芒,在这光亮的指引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向前进,英雄的儿女充满必胜的豪迈,必将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面向未来的新沂蒙。